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

(因果 坐花誌果)慈悲正義的萬老先生

      明朝的時候,江蘇的宜興縣有位萬彥齋老先生,年輕的時候還是位秀才時,家庭相當貧寒,但稟性大方正直,從不取非義之物,而且見義勇為,遇人有急難,即便是委曲自己,也要想方設法給以周濟幫助,雖至聲譽被人沾汙,也不顧惜。

      他曾在鄉間設館教書,有一年除夕,徒步回家。半途之中,遇見一位中年婦女,邊走邊哭。萬先生感到奇怪,上前問怎麼回事,她不回答。萬先生堅 持要求,她生氣說:「行路之人,各有心事, 哪裡有空逢人就細說!」

      先生見她言語堅厲,神色哀痛,就安慰說:「我不是隨便問你。真有急難,對我說說,或許能為你想點辦法。」

      婦人才說:「我丈夫是地 保,虧了官府銀子三十多兩,被關在監獄中,天天遭拷打追繳欠銀。我去探監時,他說已被打得支持不住了,如到期不能繳足,就是死罪。我們有個年幼的女兒,囑 附我速速賣了,來抵官銀。我聽從丈夫意見,將女兒托媒人變賣。媒人乘人之危,騙我說年關將近,沒有人買,故意壓價,只賣了十千。想起失去了女兒還不能救得丈夫。 細細考慮,沒有辦法,只得自己賣身來解決問題。我悲痛丈夫被困牢獄,女兒受辱當人婢妾,我自身也保不住。轉眼間,一家人就要分開,不禁悲從中來!」

      先生 說:「三十兩也不算很困難的大事,你丈夫難道沒有親戚、好友暫時借貸一下,而必須出此下策嗎?」


      婦人歎了口氣說:「先生說得倒容易。他的親族中,窮的自顧 不暇,稍有余錢的人,早就聞風遠避了,乞求見一面都找不到人,誰肯捨得出一文錢來救苦難中的人呢!先生就請不要問了,免得耽誤我的事!」說完,嗚咽著要 走。


      萬先生叫住她,說:「你不必這樣。我雖家寒身微,三十金還可以籌措。你女兒已賣,如果有了錢,還能贖回來不?」

      婦人哭著說:「如能幸蒙先生哀憐,我女 兒還沒有立賣身契,交還了銀子,馬上可以領回來。」

      先生就從懷中拿出十二金交給她說:「這點錢你先拿去,明天到城裏某個地方等我。屆時我如數把錢補齊!」

      此事大出婦人所料,立刻跪地嗑頭泣謝,詢問先生的姓氏住處,並說:「明天把女兒領回來,就送到府上服役勞作。」

      先生笑了笑說:「你別這麼說!我憐憫你們骨 肉分離,不是想要你的女兒。」也沒有告訴她自己的姓名和住址,掉頭而去。走了幾步,回頭說:「明天早點來,不要自己耽誤了大事!」婦人含淚應聲:「好!」 就拿著錢走了。

      先生回到家裏,早飯還未作好。夫人向他要教書的薪水,好去買米。先生吱吱唔唔說:「白費了一年的辛苦!山路崎嶇,摔了多少次跤,差些墮入深谷之中,哪來得及顧 及到手中的錢包!」

      夫人知道他好周濟別人急難,笑著說:「如果跌跤失落了,還容易找回來,恐怕又是救人急難了!」

      先生說:「正是!奈何銀兩尚不足。」就把 實情告訴了夫人。

      夫人本性賢淑,並無怨言,還表示贊成地說:「這是件大善事。但已近歲末, 哪裡去籌措二十金。且你既然已答應人家,不能中止。家裏還可以典當東西過年。你就趕快去想辦法,家裏事,你就別分心了!」

      先生高高興興地走出了家門,跑了 幾家親戚朋友,只借到十余金,還不夠。想起縣城裏有放債的,但非得以物作抵押,否則就是至親也休想借出一分錢,先生心裏默想:「這事又急,除此沒有其他的 辦法,且倉促中又無可抵之物,怎麼辦!」

      先生想起,萬家的祠堂的大門鑰匙是自己負責保管的,他把祠堂裏的桌椅門窗乘夜裏搬去作抵押,借到十金。族人都不知道。第二天帶著錢去到約定地點,那位婦人已先到了。 先生拿出錢給了她就匆匆回家。

      婦人悄悄尾隨在後,看到先生在路上與一人交談了幾句,婦人就向此人打聽先生的姓名和住址。沒多久就和丈夫領著女兒來到先生家 叩謝,並請求把女兒留下作婢女。先生看這女兒還不到十歲,長得挺好,就說:「此女長得很好,可為她找門好女婿,快把她帶回去,別陷我於不義!」堅決拒絕。 他們只好一齊跪下,謝恩而去。

      到了大年初一,全族人來到宗祠祭祖,見祠中空無所有,大驚以為遭盜。先生極力對族人坦白說:「年關缺錢,暫借去當了錢,請求大家等我回到館 裏,取錢把傢俱贖回來!」族人都感忿怒,吵嚷責罵,先生沉默不加辯駁,既無愧色,也無怒容。

      當時族長某老先生,知道先生素來忠厚,又好周濟急難,懷疑其中 必有緣故,就勸眾人先回去,三日以後再商討此事,眾人才散去。族長一人獨自來到先生家,悄悄向夫人詢問情況,瞭解到實情後,很高興地說:「這也是一樁大善 事麼!今年秋試,一定考中。但是私自盜用祠中之物,不加以小小懲罰,以後就會有人跟著學。」

      於是就召集全族人,把先生盜物抵押之事說了,並說:「應該暫時 開除他出祠。鄉試為期不遠,等他考中舉人,得喜報,才准他再回祠。」大家都表示同意,先生很平靜,也不在意。到了秋試,果然捷中,領了上賜鹿鳴宴後回到鄉 里,族長為他設宴慶賀。

先生後來作了通州學正(類似省立大學校長),生了二個兒子。次子就是荔門藩台大人。大家都認為這是好心救人急難的報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